当抖音开始重磅出击双十一

随着今年双十一电商购物节拉开序幕,从电商相关的新闻中,大家或许会发现一些与往常不一样的端倪。如果是在2013年,您可能还对电商相关的新闻和最新进展感到好奇。而现在,正如曾一度深受年轻人追捧,如今风光不再的光棍节一样,中国的电商购物节也不如当初那么有新鲜感,而这片电商营销的乐土也开始变得不再神秘。

这个结局不算出人意料。和2010年代的那段黄金岁月相比,近来推出的新业务和平台不再层出不穷,销售数据也不再令人望而生畏。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,我们能观察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呈渐进式的演变过程。

线上销售平台从单一到多元,从阿里巴巴一家独大,到京东与阿里平分秋色。直到2018年,横空出世的电商新贵拼多多,用户数量在上市仅3年后超过京东,并于两年后的2020年超过阿里巴巴。尽管消费者在拼多多上的消费金额远少于其他平台,但这种打破近乎双头垄断的局面,极具象征意义。还有腾讯,多年来一直深耕于无处不在的微信用户,打造出一个强大的消费渠道,实现最终消费转化。除此之外,在过去几年里,像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、哔哩哔哩等,这类兼具社区、短视频、电商性质的平台,都在加大推动其电商业务的力度。

电商平台多元化主要由以下四个因素驱动:1、平台都视电商为最有效的流量变现方式之一,与移动支付平台的轻松集成,搭上直播等热潮的快车道,使所有环节都顺理成章;2、当发现在阿里巴巴平台的利润率下滑时,品牌会倾向于选择回报率高、消费者粘性较强的渠道;3、具有社交和互动属性平台,能够吸引消费者为此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;4、政府对先前的科技垄断局面呈谨慎态度,使得竞争环境发生变化,难以形成一家垄断的格局。

良好的竞争对于消费者和品牌来说,都是十分有益的:竞争推动平台创新,并成为更适合品牌发展的沃土。由于今年消费者信心下降,各个平台在购物节的竞争上,更是卖力地掏腰包补贴消费者。这里所说的补贴,是真正的补贴。比如,阿里巴巴和京东上的满300元(约合41美元)减50元(约合7美元);又或者是渴望成为真正的电商平台的抖音,今年更是打出了满200元(约合7美元)减30元(约合4美元)的活动折扣,并不定期提供大额优惠券累计使用。

正如马云所说,微信红包在2014年春节期间如“偷袭珍珠港”般,变得家喻户晓,抖音发布的关于巨额补贴和商城等新举措可能也会产生一定影响。就目前来看,抖音已经蚕食了阿里巴巴和京东的收入,虽然这个光棍节可能还没有到“斯大林格勒战役”时刻,但它至少将使其平台在电商方面的地位提高一些。

外国品牌在抖音和快手上的电商业务起步缓慢。与阿里巴巴、京东甚至微信相比,外国进口商品在这两个平台的销售额中,所占的比例要低得多。 然而从本月开始,抖音可能将会吸引大量用户在其平台消费,而品牌也是时候开始考虑这些平台了。

选择哪个电商平台,其实并没有所谓的黄金法则。品牌更应该做的,是根据其目标受众、类别和目标来评估各个平台。同时,电商的投资回报率也不应该简单地将原始销售额作为判断依据。China Skinny所做的每项消费者旅程调研中,电商平台都始终是研究产品和品牌时,最重要的渠道之一。与亚马逊(Amazon)快进快出的交易商店不同,中国线上商店的信息更丰富,既是销售渠道,也是营销渠道。 以至于,许多消费者在其他地方购买产品之前,都会先在电商平台上查找相关产品。

尽管一些积极信号表明,中国明年可能会开放;同时向公众推出的疫苗有了新的进展,例如可吸入的疫苗,但北京似乎无意偏离其清零政策。所以,在中国真正开放之前,电商仍然会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和了解大多数外国产品的最佳渠道。而且我们可以看到的是,即使是曾经不斥于使用电商平台的奢侈品品牌,也越来越多地在网上销售。不可否认,电商平台是品牌在中国营销和销售战略的关键部分。联系 China Skinny了解如何最好地实现这一目标。

 

Previous
Previous

就LV在成都的新餐厅,谈谈品牌可借鉴之处

Next
Next

寒冬来临,我们该如何应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