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,为消费品牌带来机遇
中国现有汽车保有量,比除印度外的任一国家的汽车保有量还多——4.3亿辆。其中有90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。虽然中国的汽车拥有率还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,但拥有汽车的梦想已在中产阶级中实现了。
北京密集推出的支持汽车产业的利好政策,从供需两端发力,推动消费增长,推动汽车工业的稳定发展,使其成为了全球出口量最大、增速最快的行业。今年9月,中国制造汽车出口份额增长超50%。
为继续刺激需求、提振市场信心,北京还发布了若干促进汽车行业增长的方案,使其覆盖范围更广泛、更全面。在最新《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中,提出了7方面政策措施,包括制定实施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标准、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等配件流通模式,优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,支持自驾车旅居车等营地建设,以及推进汽车博物馆和汽车影院等项目建设。北京也会针对传统经典车,制定相关的管理和进口政策,预计将推动其在全球市场的价格增长,这对于老爷车发烧友来说不失为一个利好消息。
北京对汽车行业的支持,以及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热情,远不仅仅只对汽车制造商、修理商和F1配件产业产生了影响,也为涵盖了很多不同领域的零售商和品牌带来了机遇。这对于那些目标市场,与拥有足够能力购买汽车的人群相吻合的外国品牌来说,尤为重要。
对零售商来说,拥有汽车的消费者增多,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接受那些以出售大件商品为主的零售商。许多生活在郊区的大房子里、拥有更多储物空间的车主证实了这一点。
除了产品尺寸,食品和饮料供应商可以增加车内饮食的使用场景,提供汽车友好型产品。同样的,美妆品牌可能也发现更多的消费者希望在车内化妆。因此,不管是奢侈品配饰还是鞋类品牌,越来越多的细分市场可能出现,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汽车消费者需求。
我们也将会从中国游客的回归中,看到更多自驾游游客的出现。对此,通讯运营商需要推出相应策略,迎合其需求。
相比使用汽车几代了的西方消费者,拥有汽车对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,仍是一件较新的事情,因此意义也更为重大。对于任何营销人来说,与汽车相关的广告和合作可能会吸引到更多消费者。对于那些经典老牌来说,可以将品牌整合到适用于汽车的应用程序和服务中,让消费者旅程更加顺畅,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汽车,已与手机完全集成。
随着中国汽车驾驶人数量日益增长,品牌需要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及其偏好和消费行为,寻求让品牌脱颖而出,并与更多消费者建立联系的时机。联系China Skinny,了解我们如何助您实现这些目标。希望您喜欢本周的Skinny周刊!